我区基层医改成效明显
我区在巩固完善基层医改中,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效率和运行能力,人民群众从中得到了更多实惠,成效进一步显现,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首先是“两下降”。一是医疗费用下降。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病人次均费用为40.05元,较医改前下降20%,住院病人次均费用为1163.25元,较医改前下降17%;二是药品价格大幅下降。实施药品零差率从根本上取消了药品加价,药品价格平均下降了50%以上,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
其次是“三上升”。一是医疗服务业务量上升。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月平均门诊人次达7万人次,较医改前增加了18%;住院病人平均每月达2000人次,较医改前增加了31%,其中新农合病人在乡级住院率超过33%。二是医疗收入上升。截至11月底,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际完成基本医疗收入371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439万元,增长了63%。三是医务人员收入上升。基层医务人员人均月收入较医改前增加了近800元,其中业务骨干增加了近1500元。
最后是“四提高”。一是基层运行能力进一步提高。通过“抓管理、做业务、促发展”,各单位积极拓展业务,自身补偿和运行能力明显增强。二是群众和医务人员满意度进一步提高。通过调查,群众满意度为94%,较上年增加了3个百分点,医务人员满意度为93%,较上年增加了近10个百分点。三是公共卫生服务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投入的加大,基层从事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达26%以上,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实施扎实有序推进,进一步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公平享有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四是我区医改知名度进一步提高。我区基层医改工作探索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分别在全省巩固完善基层医改大会上和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上作了经验交流,得到了国家、省、市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2011年以来,先后有国务院医改办、在皖全国人大代表、解放军报、吉林、江西、山东、福建、河南、江苏等省外及省内兄弟县(市、区)共计20多批次来我区调研考察基层医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