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学快讯

与时间夺血肉,以仁心续断腕——六安四院关节镜与创伤外科成功救治电锯重伤患者纪实

编辑:宣传科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20日

6时20分,淠东村的清晨被一声惨叫撕裂

6月19日,天刚蒙蒙亮,勤劳的管大爷像往常一样已经早起干活了,也许是周日劳作的疲惫,让他手上一滑,轰鸣的电锯突然发狂般啃向他的左手腕!刹那间,鲜血如泵喷涌而出,皮肉狰狞翻卷,森白的断骨赫然可见!突如其来的麻木与钻心剧痛瞬间吞噬了他。“手...手腕断了...快...医院...”管大爷惊慌失措,语不成句。家人惊骇中撕下衣襟按住血肉模糊的伤口,碎花布瞬间浸透成沉甸甸的血坨。

6时40分,乡卫生院转诊联动

淠东乡卫生院张荣主任接到患者求救,查看伤口立即做出诊断:严重电锯伤,多发肌腱、血管、神经断裂伴有骨折。“立刻转诊!”张荣当机立断,紧急联系六安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孙大权。转运车上,家人紧紧攥着管大爷的手祈祷平安。

7时35分,六安四院启动创伤绿色通道

面色惨白、浑身颤抖的管大爷被搀扶进来急救室,他死死攥住左腕上方,指缝间,鲜红的血液正不断渗出,滴落在地面。早早来到医院等候患者的孙大权已经为他启动“创伤绿色通道”,检验科、影像科、麻醉科、手术室等科室紧密配合,一项项急诊急救术前准备迅速完善。

a835822f78d9cf5cca47b00a7dd374a2_compress.jpg

8时20分,无影灯下,毫米之间的“生死时速”

两盏无影灯如探照灯般聚焦于方寸伤处,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极限修复战”打响。

血管战场:毫米之间的生命泉

断裂的桡动脉缩进组织3厘米。孙大权主任化身“血管绣匠”,比头发丝细三分之一的缝线在血肉中穿梭打结,断裂的动脉、静脉被逐一接通。

肌腱战场:重连力量之缆6根肌腱如炸裂的弹簧四散蜷缩。助手杨振中主治医师逐根寻找,断裂回缩的肌腱被精密定位,再以高强度缝线编织锚固,为手腕、手指未来的运动重建“钢筋铁骨”。

神经战场:唤醒麻木的曙光桡神经被锯齿绞成麻花状。受损的神经被精心梳理、精准对接,用最细的神经外膜缝线,重启感知与运动的信号传输。

骨折战场:骨架复位,钢铁支撑

腕骨、桡骨被电锯锯断。微创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为肌腱血管神经的精密修复打造“不晃动的舞台”。

11:3血肉重连,仁心铸就的生命奇迹

当管大爷的左腕被轻轻托起,血管夹松开时,苍白的指尖倏然泛红,“血管通血成功,肌腱连续性良好,神经张力适中,骨折固定牢靠,手术成功。”这场近3小时的鏖战画上圆满句号。

e5e1d8e6c2554f51b53629d4ac473282_compress.jpg

创伤救治的硬核实力,守护生命的最后防线

电锯伤的救治是一个复杂且紧急的医疗过程,其难点主要源于电锯造成的高能量、高污染、复杂组织损伤的特性。因为电锯的高速旋转锯齿会造成严重的撕裂伤、碾压伤和毁损伤,远超普通切割伤。肌肉、肌腱、神经、血管、骨骼等常被严重破坏、离断甚至缺损,如伤及主要动脉和静脉会导致瞬间大量失血,危及生命。而且常伴随严重的开放性粉碎性骨折,骨折块多且小,有时伴有骨缺损,污染严重,骨折固定困难,感染风险极高。因此,电锯伤的救治需要多学科团队协作,最大程度地挽救生命、保存肢体、恢复功能。及时、专业、系统的救治至关重要。

管大爷的成功救治,正是六安四院关节镜与创伤外科专业实力的体现。

“极速生命通道”无缝衔接:与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建立的高效转诊联动系统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一系统确保了基层预警能够直达专家,为抢救赢得了宝贵的黄金时间。从淠东乡接诊到血管成功接通,全程严格控制在“黄金6小时”的极限窗口期内。关节镜与创伤外科、手术室、麻醉、检验、影像等多学科团队紧密协作,如同一体,展现了高效的无缝配合。

创伤外科展现了雄厚实力:创伤与关节镜外科团队凭借其丰富的复杂创伤救治经验和精湛的技术,为救治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团队展现出24小时枕戈待旦的担当精神,随时准备为突发严重创伤的患者亮起生命绿灯。这种专业的急诊急救能力和争分夺秒的应急体系,成为了患者重获新生的坚实后盾。

以针线为矛,以仁心为盾

关节镜与创伤外科所接续的远不止是断裂的血管、肌腱、神经与骨骼,更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是劳动者养家的能力,是拥抱亲人的温度,是烟火人间里那份沉甸甸的希望。(杨振中、孙大权)

END

校对:续丹丹  责编:鲍春晓  审签:凡  武

;

皋城路院区:六安市皋城西路134号

汉王路院区:六安市金安经济开发区和平南路与汉王路交叉口

Copyrights 2015-2020 版权所有: 六安市第四人民医院

联系电话:0564-3212582

传真:0564-3212582

备案号:皖ICP备12019956号-2 皖公网安备 341501020001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