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院动态

市四院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宣传活动

编辑:宣传科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25日 浏览量:2132

2024年4月25日至5月1日是全国第22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为深入宣传贯彻《职业病防治法》,提高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市四院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宣传活动。

4月25日上午,区卫健委、区疾控中心、区卫健委综合监督所、市四院、区民政局、区人社局、区医保局、区总工会等部门在六安市第四人民医院东院区联合举办以“坚持预防为主,守护职业健康”为主题的义诊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利用张贴条幅、发放宣传手册及宣传品、咨询活动、义诊活动等,让群众更清晰地了解如何运用法律知识维护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益。医务人员对每位咨询者进行了职业相关危害因素解说,耐心地讲解了职业病防治知识,同时还为群众提供了测血压、分析体检报告等服务,用心守护每一位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宣传科 续丹丹)



关于职业病,你了解多少?为什么要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又有哪些常见的职业病?该如何预防呢?




为什么要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职业健康检查是国家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而出台的重要规定,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应当积极参与用人单位组织的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为自身健康多份保障。健康检查可以判定是否适合从事该工作,从而将职业病危害预估在先;还能及时发现职业病有害因素对健康的早期影响,早诊断、早治疗,必要时调离岗位;体检结果还能作为职业病诊断的一个重要依据。




常见职业病及其预防


01

噪声及职业性噪声聋




噪声,广义上讲,是指人们不需要的声音。噪声会干扰工作、学习和生活,也会影响人的情绪,是我国最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之一。存在噪声危害的行业和工种分布广泛,生产过程中的噪声更是无处不在,噪声已成为职业卫生领域中看不见的“隐形杀手”。


劳动者在工作场所中,如长期接触生产性噪声,进行噪声作业(存在有损听力、有害健康或有其他危害的声音,且8h/天或40h/周噪声暴露声级≥80dB的作业。),较易造成听力损失,可逐渐发展为永久性听阈位移,最终导致职业性噪声聋。




预防及控制


职业性噪声聋是不可逆的永久性听力损伤,缺乏有效的治疗和康复措施,无法治愈,应以预防为主。


  • 控制和消除噪声源:根本措施,使用无声或者低声设备及工艺。

  • 控制噪声传播:采取吸声、消声、隔声、隔振等技术屏蔽噪声;合理布局,使工作岗位尽量远离噪声源。

  • 减少暴露时间:合理安排劳动与休息,休息时尽量在安静的环境,减少接触噪声时长。

  • 加强个体防护:正确使用耳塞、耳罩、防噪声帽等防护用品。

  • 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健康宣教:对接触噪声的劳动者进行岗前体检,有职业禁忌证的,不宜参加噪声作业;定期进行上岗期间职业健康体检,及早发现噪声易感者及噪声聋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劳动者的健康保护意识和行为水平。

02

尘肺病




尘肺病是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矿物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疾病,主要包括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炭黑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以及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病。尘肺病目前是我国影响面最广、危害最严重的一类职业性疾病。




预防及控制


尘肺病是可防可控的,生产性粉尘防护要牢记八字方针:


:改革工艺和革新生产设备,不产生或减少粉尘产生,避免接触粉尘,是防治粉尘危害的根本措施;

:湿式作业,降低粉尘浓度;

:密闭尘源,与局部抽风相结合,防止粉尘外溢;

:通风除尘,稀释和排除粉尘;

:个体防护,减少粉尘吸入;

:维修和管理,巩固防尘效果;

:宣传教育,提高防尘意识;

:定期监测作业场所粉尘浓度和开展粉尘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

03

职业性化学中毒




生产性毒物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存在于工作环境空气中的毒物,主要来源于生产过程中的原料、辅料、中间产物(中间体)、成品、副产品、夹杂物或废弃物。也可来自于热分解产物及反应产物。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接触生产性毒物而引起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


生产性毒物可以固态、液态、气态或气溶胶的形式存在。常见的生产性毒物有氯、氨、二氧化硫等刺激性气体;甲烷、一氧化碳、硫化氢等窒息性气体;铅、汞、镉等金属,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三氯乙烯等有机溶剂。生产性毒物主要经呼吸道进入人体,也可经皮肤和消化道进入。




预防及控制


  • 根除毒物: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毒或高毒物质。

  • 降低毒物浓度:改善工艺和设备,减少有毒物质散发;技术革新,采用自动化作业,减少接触机会;通风排毒,在隔离、密闭的基础上进行局部通风,净化有毒气体后排出。

  • 优化工艺、建筑布局: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有害物质发生源置于下风侧等。

  • 个体防护:正确使用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长靴、防护眼镜、防毒口罩、防毒面具等防护用品;配备必要的卫生设施等。

  • 定期监测职业危害因素浓度。

  • 加强安全管理和职业卫生宣传教育。

04

职业性高温中暑




中暑是夏季高温时常见的一种职业病。在夏季高温季节或高温作业环境下,工人因体力活动产热以及环境温度过高,人体从外界环境获得大量热能,当人体自身产生的热量加上外界获得热量大于人体本身散热时,多余的热量在人体内不断聚集,会引起人体体温升高、内环境紊乱,劳动者可能出现口渴、心悸、恶心、昏迷、抽搐、高热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发生死亡。




预防及控制


  • 劳动者在高温作业中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昏、心悸、胸闷、全身疲乏时需要警惕可能为中暑前驱症状,这时应该立即撤离高温环境,在阴凉处休息并补充清凉含盐饮料,能够避免中暑发生。

  • 此外,企业应该积极改革生产工艺过程,减少劳动者与热源的接触;

  • 在夏季高温来临前,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高温作业职业禁忌证并调离高温岗位,能起到保护高危人群的作用;

  • 在夏季高温期间,企业要对员工进行高温中暑的相关知识宣教;合理安排高温岗位劳动者的作业时间;

  • 做好防暑降温措施:在高温岗位配备空调扇、给车间送冷风、发放防暑降温食品、药品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可以有效预防中暑的发生。(来源 健康安徽)



;

本院地址:六安市皋城西路134号

东区地址:六安市金安经济开发区和平南路与汉王路交叉口

Copyrights 2015-2020 版权所有: 六安市第四人民医院

联系电话:0564-3212582

传真:0564-3212582

备案号:皖ICP备12019956号-2 皖公网安备 34150102000150号